問盆腔炎艾灸什么穴位
病情描述:
盆腔炎艾灸什么穴位
答醫(yī)生回答
病情分析:
盆腔炎通過艾灸治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,疏通經(jīng)絡(luò),促進炎癥吸收的功效。盆腔炎艾灸治療所選擇的穴位:阿是穴,關(guān)元穴、三陰交、腰陽關(guān)穴。
意見建議:
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一組染性疾病,炎癥的急性期,建議應用頭孢類抗生素,甲硝唑靜脈點滴治療。同時再配合中醫(yī)中藥艾灸、刮痧等的治療,效果會好一些。
為你推薦
-
什么是盆腔炎呢盆腔炎指的是盆腔里面的器官發(fā)炎了,只要是盆腔里面的臟器發(fā)炎,都統(tǒng)稱為盆腔炎。比較常見的就是子宮、輸卵管、卵巢,以及周圍的結(jié)締組織,感染的途徑是多方面的,有的是直接蔓延的,例如闌尾發(fā)炎了,也會蔓延到子宮。還有一些是上行感染,從陰道里面的一些特殊的細菌感染,還有一些是血行感染,以及淋巴系統(tǒng)的感染,都會造成盆腔炎。01:20
-
盆腔炎的癥狀.盆腔炎的癥狀表現(xiàn)為下腹部墜脹、疼痛、伴有腰酸、便秘、失眠、周身不適,常在勞累、月經(jīng)前后及排卵期加劇。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,有時尿頻、尿急尿痛,有時可有低熱、易感疲乏。盆腔炎的發(fā)生與一些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密切相關(guān),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宮頸炎、沙眼衣原體性子宮頸炎、細菌性陰道病等。宮腔內(nèi)手術(shù)操作后感染,如宮內(nèi)節(jié)育環(huán)置取術(shù)、刮宮術(shù)等。經(jīng)期衛(wèi)生不良,經(jīng)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癥。當患有盆腔炎后,可以使用具有清熱除濕,益氣化瘀功效的中成藥制劑,例如較為常用的婦科千金片,治療盆腔炎有不錯的效果,可緩解盆腔炎引起的下腹痛、分泌物增多、神疲乏力等癥狀。如需使用婦科千金片,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,可以咨詢醫(yī)師或者藥師,在其指導下,合理用藥。01:29
-
盆腔炎艾灸什么穴位對于急性盆腔炎的女性,由于這時盆腔內(nèi)有明顯的病原菌感染。所以一般不能進行艾灸,必須要等到炎癥控制以后,復查血常規(guī)沒有明顯感染的情況下,才可以輔助艾灸來促進盆腔積液的消散。而盆腔炎艾灸的穴位,常常是在神闕穴,以及腸腧穴、脾腧穴,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在女性的整個下腹部進行艾灸,這時可以明顯的緩解腹部疼痛癥狀,而且還能夠促使炎癥盡快吸收,對于慢性盆腔炎的女性,可以長期進行艾灸下腹部來進行輔助治療,同時再服用康婦炎膠囊或者是婦科千金片。語音時長 01:14”
-
艾灸盆腔炎在什么位置對于慢性盆腔炎的女性,如果想要進行艾灸,通常艾灸的位置都是在整個下腹部,可以在肚臍中間進行艾灸,也就是神闕穴。還可以考慮在肚臍下3-5cm的位置進行局部的艾灸,以達到溫經(jīng)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。這樣能夠緩解慢性盆腔炎癥引起的腹部疼痛表現(xiàn),同時還能夠促進盆腔內(nèi)積液的吸收消散。但對于急性盆腔炎的患者,一般在發(fā)作以后都不建議馬上進行艾灸,而是應該積極的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抗炎止痛治療,以盡快將急性盆腔炎徹底治愈。語音時長 01:08”
-
盆腔炎可以艾灸嗎病情分析:盆腔炎患者是可以艾灸的,艾灸可以促進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,有利于炎癥吸收,對病情有利,但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,可以作為調(diào)理治療使用。意見建議:盆腔炎首選抗生素進行治療,如患者出現(xiàn)反復,盆腔痛,可進行艾灸、中藥灌腸、激光療法、冷凍療法進行調(diào)理治療。飲食上保證蛋白質(zhì)和維生素的攝入,充分休息。
-
盆腔炎能艾灸嗎病情分析:盆腔炎的病人也是可以進行艾灸的,有助于疾病的恢復。盆腔炎的病人主要是通過抗生素治療,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,可以配合蠟療、紅外線照射、艾灸等理療方法,有助于炎癥的吸收。意見建議:盆腔炎的病人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(yī)生治療,治療期間注意休息。急性盆腔炎的病人還要臥床休息,采取半臥位,有利于炎癥的局限。適當?shù)脑黾訝I養(yǎng),飲食應該清淡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易消化。
-
盆腔炎可以艾灸陰部嗎盆腔炎患者一般可以艾灸陰部。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、子宮周圍結(jié)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癥。與一些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密切相關(guān),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宮頸炎、沙眼衣原體性子宮頸炎、細菌性陰道炎等。盆腔炎可以用艾灸治療,多采取溫針灸法,首先在相應穴位上施以普通針刺,然后在針身上加以艾灸,讓艾灸的熱量通過針身到達穴位
-
艾灸怎么治療盆腔炎艾灸可通過灸腹部的關(guān)元穴、子宮穴、天樞穴位來治療盆腔炎。艾灸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,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有療效。它是通過溫熱的刺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組織的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,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的作用,可以促進炎癥的吸收和消退,防止炎癥的擴散。是一種比較保守的中醫(yī)中藥療法,但起不到根治的作用,屬于一種輔助性的治療